同时,通过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进一步拧紧螺丝,强化震慑,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
标识形象生动、结构紧凑10月,进入今年的最后一季度,成都市环保局的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如何呢?据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保工作仍在持续推进。
1-9月,成都市107个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78个,占72.9%,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成都10月11日讯 记者11日从成都市环保局10月例行通气会上获悉,2018年1~9月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83天,优良天数增加4天。着力推进环保信息化大数据平台、污染源动态清单、环保监测网络体系三大基础建设,推动国家机动车污染控制研究中心和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成都分中心、大气污染防治院士工作站两心一站落地建设。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成都环保微信公众号、环保网络理政平台、环保曝光台、环保新闻发布、环保主题日、环保开放日等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在环保顶层设计方面,成都市环保局牵头起草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污染防治十大攻坚战实施方案。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2天。大多数渔民几乎没有或者只有简陋的防护措施,就去接触挥发性的有害的气体,包括被污染的海水。
原油里含有碳九成分,因此碳九泄露和原油泄露有所相似。科普类自媒体果壳网的科普文章认为,碳九分为两种,一种为裂解碳九,另一种是重整碳九,两类物质的成分有很大区别,对环境的危害也不同。专家:碳九危害程度介于PX和原油之间尽管大多数人不熟悉碳九,但闽南三市厦漳泉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一些泉港海域疑似受污染的真假难辨的小视频,已经流传开来。至于责任分配,马军认为,企业是主要责任方。
由于并不清楚污染程度,以及碳九是否会毒化海产品,厦门的市民也对购买海鲜有了疑虑。截至4日18时,碳九泄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而渔民的生产自救,实际上也没有得到有效防护。马军说,从当地居民的反映可以看出,很多人直接暴露健康于风险之下。尽管产生的危害相似,却相对好治理。泉港碳九的吸附,需要人力和机器同时作业。
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由于临海,受此次碳九泄漏事件影响较大。11月4日,据泉州市泉港区环境保护局对外通报称,系其油船连接至码头的软管法兰垫片老化、破损,导致部分油品泄漏。几位在村子里开海鲜大排档的饭店老板,透露给红星新闻记者的信息基本一致:空气中有明显异味,闻久了会呕吐,而这直接导致饭店生意受到影响基本没有客人,连非本地的海鲜都卖不出去。环保公益人士:建议公布泄漏污染物监测数据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现在最重要的,是及时准确公布泄漏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并要求涉事企业尽快确认特征污染物类别和泄漏量,以便改进应急响应,并为是否需要应对长期影响做出准确判断。
此类情况符合环保法所规定的环境公益诉讼范围,可以通过公益诉讼,要求企业承担造成的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修复。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市泉港区,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发生6.97吨碳九泄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
碳九是薄薄一层油污,挥发速度同样介于原油和PX之间。彭应登说,目前主要采用油毡对海面上漂浮的油膜进行吸附,这是对浮在海面上的高密度石油的常规处理。
而碳九的挥发性,正是泉港渔民闻到刺鼻气味的原因。泄露已经发生,后续的处理、治理是各界最关注的问题。彭应登举例,PX成分属于低毒,泄露到海里,一般两周内能基本治理可这次事故之后,没听到及时拉响空气质量警报,没看见组织渔民处理污染自救,倒是看到有人用高压水枪在空气质量监测点附近冲洗。按照当地官方此前公布的事故原因,是油船连接至码头的软管法兰垫片老化、破损。按照科学的标准,当然不是所有化工企业都必须远离居民区,但前提是做好环境评估,有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和程序。
事件之后,当地官方接连发布多次环境通报,称油污已全部清除完,大气指标已恢复正常等。从当地群众的各种讲述来看,他们对于环境恶化的不满已非一日,可是却迟迟没有看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观。
这一次泉港碳九泄漏引起如此大的舆论反弹,除了事故本身比较严重之外,和当地人长期积压的愤懑不满有很大关系。他们不仅质疑这一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政府的善后应对,还质疑没有泄漏事件之前,当地环境就已非常不堪。
重大的化工泄漏事故可怕,对于化工企业潜藏的日常危险视而不见更加令人忧虑。泉港当地化工企业很多,按理说在防范意外以及善后上,应该有非常成熟和细致的方案。
现在人们担心的是,这些就在身边的化工企业,出于私利根本不考虑对周边的伤害而肆意排污。到底哪一种才是真相?至少在网络上,有不少当地民众在持续发声,印证媒体的调查。从直观上来说,如果是因为撞船等事故导致的泄漏,还可以说是意外,设备老化、破损这种问题,如果定期检查、更换,不是应该最大程度避免的吗?运输危险化工产品的软管部件居然到了老化、破损的程度而不被发现,足以证明日常的管理的不完善。化工厂在凌晨会偷偷排放废气,当地癌症高发已是公开的秘密。
在官方通报呈现出来的信息中,好像事态并不严重,且已经得到有效的处理。不止如此,应急反应的迟缓与不专业亦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而从这一次碳九泄漏事故善后来看,这些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多位村民出现不适入住医院。
所以,这次泄漏看起来是一次意外,实则并不简单。本不该发生的意外发生,本该透明有序的善后混乱无章,足以说明在这一次泄露事故背后,有着更加值得担忧的深层问题。
事发海域支撑渔排的塑料泡沫被腐蚀,泄漏海面油污仍未打捞干净。比如,不少当地人提出来的,化工企业和居民区靠得太近的问题。还有,对于这些企业缺少必要的监督,民众健康遭受侵害之后还维权无门。11月4日凌晨,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一艘执行碳九装船的船舶与码头连接的软管处发生泄漏,造成6.97吨碳九泄漏。
这是对泉港40万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尊重。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尽早介入,不仅调查清楚本次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做好善后方案,更要对泉港所长期面临的环境风险,做一次彻底的评估和整改。
来自媒体一线调查的采访呈现出来的,似乎是另一种景观。凡此种种,都给人捂盖子、掩耳盗铃,却不直面问题的印象
今天,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湖南省转办11月6日8时至11月6日20时第八批群众信访举报件,共106件,其中重点件10件。第八批群众信访件中,涉及大气污染方面的举报最多,占34.6%;其次是水、噪声、生态、土壤、其他、辐射,分别占19.9%、17.9%、13.5%、7.1%、6.4%、0.6%。